根据最新市场动态,2025年航运市场呈现显著的涨价趋势,涉及空运、海运多个领域,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供需矛盾、成本上升及地缘政治影响。以下是关键信息梳理:
一、涨价动态
- UPS空运费用上调
自2025年3月16日起,UPS对中国内地、香港及澳门发往美国的货件征收每磅0.29美元的附加费,主要覆盖空运渠道。
- 海运巨头集体涨价
- 欧线:马士基、MSC、赫伯罗特自2025年4月1日起上调远东至地中海、北欧航线的FAK费率,其中马士基40尺标准箱最高调整至6300美元。
- 美线:2025年1月起,地中海航运、中远海运等海运巨头已对美西、美东航线运价上调超2000美元/40英尺集装箱,美西线运价突破6000美元,美东线达7000美元。
二、核心驱动因素
- 供需失衡与旺季需求
- 中国农历新年前工厂集中出货推高运输需求,部分航线装载率超90%。
- 2025年新船交付量预计达200艘,但红海危机缓解后运力可能过剩,船公司通过减班控舱维持运价。
- 成本压力激增
- 国际油价维持85-100美元/桶,国内低硫油附加费上调至40%。
- 巴拿马运河新规、绕行好望角(红海危机)增加航程及燃油成本,达飞轮船等企业通过附加费转嫁成本。
- 地缘政治与政策风险
- 美国东海岸码头罢工风险、特朗普关税政策预期(如对华商品加征10%关税)引发抢运潮。
- 中国造船业面临美国高额港口费用调查,可能影响全球60%油轮船队运营。
三、市场影响与应对建议
- 短期波动与长期承压
-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(SCFI)连续八周下跌,美西线运价已接近成本线(1800-1900美元/FEU),但欧线因港口拥堵小幅反弹。
- 行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运价仍将疲软,下半年或随需求回暖企稳。
- 企业策略调整
- 航运联盟重组(如THE联盟新成员合作、2M联盟解散)加剧竞争,船公司通过技术性控舱、数字提货单优化物流效率。
- 贸易商需关注长约谈判条款,分散供应链风险,例如通过中老铁路+海防港分流东南亚线路成本。
2025年航运市场呈现“前高后低”趋势,短期涨价由旺季需求和地缘扰动驱动,长期则面临运力过剩与政策不确定性压力。货主需灵活运用多式联运、实时跟踪舱位动态,并关注新兴市场(如东南亚、非洲)的物流机遇。